一、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高层次的小学师资,采取“综合培养、学有专长”的模式。培养“德、智、体、美、劳发展,具有初等教育专业技能、现代教育观念,既能胜任小学教育教学,又能承担小学教育科研,并具有成为学科带头人或管理者潜在资质的新型大学本科程度的小学教师。
二、规格要求
在思想政治、知识水平、教育教学能力和科研能力等方面达到国家规定的高等本科教育毕业水平,了解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精神,具有较新的教育理念,掌握系统的学科专业知识,具有较强的小学教育科研能力和创新能力。
三、修业年限
业余2.5年;函授2.5年。
四、授予学位
教育学学士学位。
五、教学计划进程表(见表一)
六、教材情况一览表(见表二)
七、主干课课程说明
1、教育科研方法
内容提要:《教育科研方法》是为本科层次小学教育专业学员开设的一门基础性课程。设置本课程,旨在使学员初步了解教育科学研究的一般原理,掌握进行教育科学研究的一般步骤和主要的研究方法;提高其应用教育科学理论研究和解决教育实践有关问题的能力;培养其乐于探索创新的研究意识以及严肃认真的科学态度。
2、语言基础
内容提要:《语言基础》是面向成人专科的一门基础课。该课程以辩证唯物主义理论为指导,以国家的语言文字政策为依据,贯彻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原则,系统地讲授汉语的一些基础理论、基本知识,以培养和提高学生理解、分析和运用语言的能力,为他们从事各种工作,特别是语言文字教学和科研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本课程将主要采用启发式的教学方法,讲授汉语语音、文字、词汇、语法等基本知识和基础理论,注意课堂内容讲授和课内外练习的有机结合,以切实培养学生的语言能力。
3、概率统计
内容提要:概率论与数理统计是研究随机现象数量规律的学科,主要讲授事件与概率,离散型及连续型随机变量、大数定理及中心极限定理、数理统计基本概念、参数估计、假设检验、方差分析、回归分析。
4、中国现当代文学
(现代文学部分)
内容提要:本课程主要讲授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的发展概况及各时期重要的作家作品,使学生掌握中国现代文学的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和语文能力。
(当代文学部分)
本课程要求讲授中国当代文学发展概况及重要作家、作品,结合小语教学实际使学生掌握中国当代文学的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及语文能力。
5、古代文学
(中国古代散文部分)
内容提要:本课程要求讲授中国古代文学中散文发展的主要线索,对各个历史时期散文创作的作家和作品有的理解和掌握,了解中国古代散文的特点与成就,提高学生对中国古代文学的欣赏水平,进而提高学生的文化素质,为更好地提高教学水平服务。
(中国古代诗词部分)
内容提要:本课程主要讲授中国古代诗歌的发展概况及各文学史时期重要的作家、作品,结合小语教学使学生对中国文学发展过程有较为系统的了解,并能熟练地运用一些古典诗词名句和思想在语言表达和写作实践中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
6、数学分析
内容提要:本课程是数学专业的一门重要基础课程。它的任务是使学生获得极限论、一元函数微积分学、无穷级数与多元函数微积分等方面的系统知识,为今后的学习打下较厚实的基础。
7、小学教育改革
内容提要:《小学教育改革》是一门教育理论深化课程,它从小学教育改革的背景分析入手,探讨小学教育改革的基本问题和改革趋势。具体来讲主要探讨小学教育改革的意义、小学教育改革的总趋势、小学教育改革等几个基本问题(如学生观改革、教师观改革、课程观改革、教学观改革、管理观改革)等基本内容。通过这一课程的学习,可以帮助小学教师明确小学教育改革发展的方向,明确改革的目标,主导地适应小学教育改革的需要,推到教育改革健康发展。
8、自然科学基础
内容提要:本课程为在职小学教师进修小学教育专业(本科)而设置,力争使小学教师了解和把握自然科学的基本体系,掌握自然科学的基本内容和基本方法,内容综合性较强,力求从我国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和在职小学教师的特点出发,体现教材先进性、理论联系实际,加强应用性和针对性。共分八章,分别为自然的探索,自然界的物质性,自然界的运动性,生命与自然,资源、能源及其利用,生活中的科学技术,人类活动与地球环境,人类科学技术的进步及其对个活的影响,每章后面附有思考与练习,并结合学习内容介绍一些阅读材料,便于进修及自学。
9、儿童文学
内容提要:根据不同年龄阶段,儿童文学呈现出的不同特点,主要有婴幼儿文学、童年期文学、少年前期和少年后期文学;本课程介绍儿童文学中不同年龄阶段儿童文学的主要特征和创作方法;介绍儿童文学鉴赏和批评的有关知识。